%0 Journal Article %T 树轮记录的青藏高原西南部过去644年的降水变化 %A 刘晶晶 %A Nina %A Datsenko %J 第四纪研究 %P 1082-1092 %D 2015 %R 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5.04 %X 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谢通门地区,是典型的高原半干旱地区之一,研究其降水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谢通门地区的大果圆柏(SabinatibeticaKom.)树轮宽度资料,分析了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制约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年总降水。为兼顾分析气候序列在高低频域的变化特征,利用标准化年表通过方差匹配方法和采用差值年表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转换,分别重建了谢通门公元1360~2013年间(644年)的年(上一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变化。基于标准化年表的重建结果表明,谢通门降水序列存在明显的年代际气候变化韵律,相对于平均值偏湿的持续时段发生在公元1360~1368年、1505~1599年、1631~1640年、1654~1797年、1825~1836年、1890~1901年和1975年之后;偏干的持续时段发生在公元1369~1504年、1600~1630年、1641~1653年、1798~1824年、1837~1889年和1902~1974年。与林周地区降水序列、高原南部区域降水序列和亚洲季风区PDSI网格重建中提取的邻近4个格点数据的平均序列对比发现,过去共同的640年内(公元1360~2000年)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经历了相同的干湿变化过程,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一致,可能受到相同的气候驱动因子控制。空间相关性分析也表明,谢通门地区年降水变化具有一定的空间代表性,可以反映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的降水变化。多窗谱分析(MTM)检测出该重建序列在过去644年中存在128a、3.5a、2.9a、2.5a和2.1a的显著周期。 %K 树轮 %K 气候变化 %K 青藏高原 %K 降水 %K 周期分析 %U http://www.dsjyj.com.cn/CN/abstract/abstract110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