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7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北缘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A 贾奇 %A 李铁刚 %A 熊志方 %A 常凤鸣 %J 第四纪研究 %P 401-410 %D 2015 %R 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2.15 %X 选取西太平洋暖池北缘西菲律宾海本哈姆高原的MD06-3047B孔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70万年来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发现:在MIS14~13期,西菲律宾海由于受夏季风影响增强,可能存在上升流活动;在冰期终止期Ⅰ、Ⅱ、Ⅳ和Ⅴ期出现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δ13C极小值事件,表明在这几个冰期终止期来自南极的低δ13C海水到达了西太平洋暖池北部边缘地区.次表层种P.obliquiloculata与表层种Globigerinoidesruber氧同位素差值恢复的温跃层变化具有冰期逐渐变浅,间冰期逐渐变深的特点.进一步将其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ODP805站和赤道东太平洋ODP847站的次表层、表层有孔虫氧同位素差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过去70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效应逐渐加强,并且存在长时间尺度的类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式变化,冰消期时表现为类厄尔尼诺状态. %K 西太平洋暖池 %K 南极中层水 %K 温跃层 %K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U http://www.dsjyj.com.cn/CN/abstract/abstract110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