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晚白垩世(80Ma)CO2浓度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A 陈军明 %A 赵平 %A 王成善 %A 黄永建 %J 第四纪研究 %P 1044-1054 %D 2009 %X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SM2.0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并结合重建的古地理资料,研究了晚白垩世(80Ma)东亚气候特征以及CO2浓度变化对东亚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与现代气候比较,晚白垩纪时期的东亚大陆冬季风和夏季风都偏强,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并且中高纬度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而低纬度地区有所下降,年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就年平均而言,在30°~40°N的内陆地区地面净失去水分、变干燥,而在低纬度、大陆东岸以及高纬度地区,地表获得水分、变湿润。晚白垩纪CO2浓度变化对大气辐射和大气热状况的影响是复杂的;降低CO2浓度可以导致东亚地区气候显著变化,冬季东亚中纬度地区大陆降温比其附近的海洋大,太平洋中高纬度的低压系统加强,因而造成东亚冬季风偏强;而在夏季,中纬度大陆地区降温幅度大于海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因而夏季风减弱。对应于较低的CO2浓度,年降水量在东亚及其沿岸的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显著减少,在东亚高纬度的大陆和海洋上降水的减少幅度不大,而在30°N附近亚洲大陆中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降水有所增加;总体上,地表水分收支在东亚大陆的东部都是以负值为主,地面净失去水分、变干燥,其中30°N以南的大陆沿岸最显著;而在东亚大陆的内陆地区,水分收支差异以0~0.5mm/天的正值为主,东亚大陆的东部是以地面净得到水分、变潮湿为主。 %K 白垩纪 %K 温室气候 %K 古气候模拟 %K CO2浓度 %U http://www.dsjyj.com.cn/CN/abstract/abstract84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