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活动与2003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关系 %A 梅士龙 Mei Shilong %A 管兆勇 Guan Zhaoyong %J 大气科学 %D 2008 %R 10.3878/j.issn.1006-9895.2008.06.08 %X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和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2003年淮河流域梅雨期间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动的传播情况。结果发现,斜压波组织成波包向下游传播且具有明显的下游频散效应。波动起源于巴尔喀什湖西北侧,沿着西北-东南向的路径向东南传播,传至江淮流域大约需要3天。斜压波包所带来的扰动能量为江淮流域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积聚。通过与1998和1997年这两个梅雨年份的比较,发现1998年异常强梅雨年的斜压波包的活动特征与2003年的相似,但在梅雨降水非常偏少的1997年,未发现有明显的斜压波包向下游的传播。 %K 斜压波包 %K 江淮流域梅雨 %K 下游发展效应 %K 2003年 %U http://www.dqkxqk.ac.cn/dqkx/dq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6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