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秦岭三个典型金矿床的Ar―Ar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J 地质学报 %P 106-110 %D 2001 %X 南秦岭地区的主要金矿床可分为三类,浸染型、石英脉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通过凤县八卦庙、成县小沟里和康县尚家沟三个典型金矿床详细的地质和氩-氩年代学研究,获得的三个坪年龄分别为131.91±0.89Ma、197.45±1.13Ma和161.59±0.56Ma,三个等时线年龄均与相应的坪年龄相近,且等时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说明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与秦岭地区在该时期的陆―陆碰撞和陆内造山演化阶段相耦合,碰撞造山―岩浆侵入―矿床定位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连续过程;说明造山带关键构造变革时期也是大规模成矿作用期,区域构造演化与大规模成矿是同一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不同表现。 %K 金矿床氩-氩年代学秦岭造山带矿床地质等时线年龄成矿作用相关系数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101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