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安徽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成矿机制及热液叠加改造作用时代研究 %J 地质学报 %D 2005 %X 在燕山中晚期(约140~135Ma),扬子板块北缘处于碰撞晚期与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铜陵地区发生了大规模岩浆侵入,导致早期形成的喷流沉积层状矿床或矿胚层发生热液叠加改造作用。作为典型矿例之一,冬瓜山矿床的矿体主要呈层状赋存于泥盆系顶部砂岩至石炭系灰岩之间。与热液叠加改造作用有关的岩浆岩为青山脚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全岩Rb-Sr同位素年龄为135.6±1.4Ma。热液交代形成的主矿化期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具有高温和高盐度特征,Rb-Sr同位素年龄为134±11Ma,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综合同位素年龄和矿床地质及流…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36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