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安徽铜陵矿集区冬瓜山矿床:一个叠加改造型铜矿 %J 地质学报 %P 106-113 %D 2005 %X 通过对安徽铜陵地区冬瓜山大型铜矿床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对比,笔者认为,冬瓜山矿床是一个海西期同生沉积的块状硫化物被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叠加而形成的大型铜矿床。经过岩浆叠加改造,底部的纹层状含燧石富水高镁碳酸盐岩变为蛇纹石(滑石)岩;胶黄铁矿、黄铁矿大部分变为磁黄铁矿。这种变质过程是在一种近于封闭的等化学条件下完成的,类似角岩化。在有岩浆加入的条件下形成交代夕卡岩,这类夕卡岩明显地晚于封闭条件下形成的层状“夕卡岩”。通过岩浆的叠加改造,在温度场作用下产生的排金效应使金向上部温度较低的场所富集,使矿床中金品位由下而上显著增大(下部0.15×10-6,上部16.47×10-6),岩浆叠加改造过程中,排金效应是金矿床形成的机制之一。同时,海西期沉积喷流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与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的叠加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铜陵地区夕卡岩能形成大型铜矿床的内在原因之一。 %K 冬瓜山铜矿床 %K 沉积喷流型矿床 %K 岩浆成矿作用 %K 叠加改造 %K 大型―超大型矿床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11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