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巴山前陆弧型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 %A 张岳桥 %A 施炜 %A 李建华 %A 王瑞瑞 %A 李海龙 %A 董树文 %J 地质学报 %P 1300-1315 %D 2010 %X 基于野外观察和构造测量,论述了大巴山前陆弧型构造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包括弧型带展布特征、分带特征、分段特征、分层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叠加变形特征和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巴弧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大巴弧形成的机理不同于经典的碰撞造山模式,该弧型构造带经历了古生代大陆边缘伸展裂陷初始期、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雏形期和中晚侏罗世陆内造山定型期。造山作用前的古大陆边缘伸展作用及其产生的不规则边界形态对弧型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其中先成的城口-房县弧型断裂带不仅控制了早古生代沉积-岩浆作用,同时成为大巴弧形成的主导边界条件,而弧型带两端的基底隆起也起到了重要的限制作用。根据实际地质资料设计的简单沙箱模型模拟了这个弧型带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K 大巴山前陆弧型构造带 %K 构造变形样式 %K 叠加变形 %K 古构造应力场 %K 构造物理模拟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07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