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 %A 韩润生 %A 胡煜昭 %A 王学琨 %A HOU %A Baohong %A 黄智龙 %A 陈进 %A 王峰 %A 吴鹏 %A 李波 %A 王洪江 %A 董英 %A 雷丽 %J 地质学报 %P 280-294 %D 2012 %X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外已知类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HMS)、热水沉积型(SEDEX)等)的特性,提出了该类矿床是MVT型矿床与造山型矿床的过渡类型―会泽型(HZT型)铅锌矿床,其形成与海西晚期伸展环境与印支期造山挤压环境的构造体制转换有关,并建立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矿床模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A-构造推覆―大规模流体运移;B-流体“贯入”-气液分异;C-流体卸载―重力分异成矿。该模型诠释了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银铅锌多金属铅锌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矿床研究与深部、外围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K 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模型 %K 矿床典型特征 %K 构造-流体“贯入”成矿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16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