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钼矿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概要 %A 黄凡 %A 王登红 %A 王成辉 %A 陈郑辉 %A 袁忠信 %A 刘新星 %J 地质学报 %P 2296-2314 %D 2014 %X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之一。近年来钼矿找矿成果突出,钼矿在我国遍地开花,呈现出“面型”分布的特征。从地理分布上看,总体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其中河南省钼储量居首;从矿床规模看,查明的超大型钼矿床约占全国钼资源量的53%,大型钼矿床约占30%,中型钼矿床约占14%,小型钼矿床和钼矿(化)点仅占约3%;从矿床类型来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沉积(变质)型,分别占钼总资源量的85.75%,8.83%,2.79%,2.63%。根据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将中国钼成矿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前寒武纪(>800Ma)、寒武纪―志留纪(540~415Ma,加里东期)、泥盆纪―二叠纪(400~290Ma,海西期)、三叠纪(260~200Ma、印支期)、侏罗纪―白垩纪(195~70Ma、燕山期)和古近纪―新近纪(65~10Ma、喜山期),其中燕山期是最主要的成矿期,形成了约76.69%钼资源,其次为喜山期。本文初步总结了中国钼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将全国钼矿划分为41个Ⅲ级成钼带,13个Ⅱ级成钼省,4个Ⅰ级成钼域,建立了中国钼矿成矿谱系,探讨了不同类型钼矿的时空演化、钼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的关系,并认为钼是反映中国地壳演化的有效示踪剂。 %K 钼矿 %K 矿床类型 %K 成钼带 %K 成矿规律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2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