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华南滇东地区震旦(Ediacaran)系顶部Longfengshaniaceae藻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J 地质学报 %P 1643-1649 %D 2006 %X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云南东部晋宁、江川地区的震旦(Ediacaran)系顶部渔户村组旧城段新发现的龙凤山藻科(Longfengshaniaceae)化石,与华北燕山地区新元古代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及北美中元古代小达尔群产出的Longfengshania化石明显不同,叶状体形态更为多样,呈梭形、枣核形、铲形、长条带形或球囊形等,拟茎较粗壮,与叶状体的接合很平缓,部分可见盘状、短茎状、披针状固着构造和叶状体萌生现象。依据形态记述了2属6种,包括1新属2新种3相似种,讨论和修订了龙凤山藻的科、属特征。华南滇东地区这些宏体藻类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表明震旦(Ediacaran)纪末期也存在后生植物的多样化发展,可能为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的爆发性演化奠定了生态基础。 %K 滇东地区 %K 震旦(Ediacaran)系 %K 旧城段 %K 龙凤山藻科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601126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