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 %A 裴先治 %A 丁仨平 %A 李佐臣 %A 刘战庆 %A 李瑞保 %A 冯建 %A 孙雨 %A 张亚峰 %A 刘智刚 %A 张晓飞 %A 陈国超 %A 陈有 %J 地质学报 %P 1547-1564 %D 2009 %X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K 蛇绿岩 %K 岛弧型岩浆岩 %K 天水-武山构造带 %K 早古生代 %K 西秦岭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110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