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安徽无为-巢湖地区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A 杜叶龙 %A 李双应 %A 王冰 %A 赵大千 %A 杨栋栋 %J 地质学报 %P 543-556 %D 2011 %X 内容提要:成岩作用控制孔隙演化,对油气开采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安徽无为-巢湖地区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机质丰富,多年来主要集中在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相方面的研究,成岩作用的工作较少。镜下鉴定显示研究区发育溶解作用、去白云化作用、压溶作用、破裂作用4种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和泥晶化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白云化作用、硅化作用、重结晶作用6种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结合C-O同位素分析结果,本区存在海底(浅海台地和深水斜坡)、大气淡水(渗流带和潜流带)和埋藏等3种主要的成岩环境,分别发育不同的成岩作用,海底环境:主要为泥晶化作用(浅海台地)和第一类硅化作用(深水斜坡);埋藏环境:主要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白云化作用、第三类选择性硅化作用和晚期重结晶作用;大气淡水环境:胶结作用(粒状等厚环边胶结物、粒状胶结物和共轴增生胶结物-潜流带,重力型胶结物和新月型胶结物-渗流带)、溶解作用、早期重结晶作用、去白云化作用和第二类硅化作用。研究区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发育较高的孔隙度,最高可达2%-5%,主要集中在船山组和栖霞组的压溶线内及栖霞组硅质层和富硅质灰岩段,孔隙连通性极好,而且线内常含有大量有机质,是油气生成、储集和运移的理想场所。因此,安徽无为-巢湖地区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对本区地质工作的深入、油气资源的预测与勘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战略意义。 %K 成岩作用 %K 中下二叠统 %K 碳酸盐岩 %K 无为-巢湖地区 %K 安徽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25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