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吉林辉南幔源橄榄岩流变学与组构特征及其动力学启示 %A 干微 %A 金振民 %A 王根厚 %A 徐海军 %J 地质学报 %P 491-504 %D 2011 %X 吉林辉南位于华北克拉通(NCC)东北部边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新鲜幔源包体。包体类型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成分反映的平衡温度为:982-1085℃。氧化缀饰方法揭示了样品中橄榄石的显微特征,表明包体存在形态各异的位错样式:位错壁、亚颗粒、位错环、位错网等,指示了样品可能经历了以位错蠕变为主的塑性变形。依据亚颗粒大小推算上地幔差异流动应力为:21.3-36.5MPa。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定橄榄石的晶格学优选方位(LPOs),反映了本区总体上A型组构的特征。其中,LQLW08-18温度和组构类型及地震波各向异性上的差异暗示了温度差异可能产生更倾向于作用在[100]晶轴上的一个效应。橄榄石、橄榄岩地震波各向异性与橄榄岩中矿物含量的研究,定量的说明了斜方辉石的效果是降低总体的各向异性。橄榄岩包体的各种流变学参数和组构特征既为该区上地幔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和约束,也说明了该区上地幔整体上的不均一性和为该区的破坏动力学机制可能主要为地幔置换作用(化学侵蚀作用)提供了流变学条件。 %K 橄榄岩包体 %K 流变学特征 %K 晶格优选方位 %K 地震波各向异性 %K 辉南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3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