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金川超基性岩体可分解为“南岩带”与“北岩带” %A 汪劲草 %A 汤静如 %J 地质学报 %P 323-329 %D 2011 %X 内容提要:金川超基性岩体可分解为“南岩带”与“北岩带”。“南岩带”由Ⅱ、Ⅳ号小岩体组成,“北岩带”由Ⅰ、Ⅲ号?小岩体组成,南、北岩带分别位于大理岩构造透镜体的南、北两侧。在超基性岩体侵位前,古元古代地层产生了高角闪岩相峰值变质变形,顺大理岩层发育逆冲推覆型韧性剪切滑动系统,形成了变质带倒置的层状变质岩片、构造混合岩、剪切流变褶皱及大理岩构造透镜体。在超基性岩侵位时,由于区域性伸展,处于脆-韧性构造层次的大理岩构造透镜体两侧产生张剪破裂构造,超基性岩体从深部岩浆房侵位于透镜状张剪破裂中,平面上形成左行排列的“南岩带”与“北岩带”。超基性岩侵位后,由于岩体受到由南西向北东的逆冲推覆挤压,不仅导致超基性岩体与矿体同步产生韧性变形,而且产生北东东向弧形逆-平移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并将“南岩带”、东段大理岩向北东水平错移约1km,导致“南岩带”与“北岩带”西段残体相衔接,而“南岩带”则整体上升,“北岩带”东段则整体下降,隐伏到东部大理岩北侧的深部,因此,寻找隐伏的“北岩带”,应是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今后战略找矿的方向。 %K 超基性岩体侵位机制岩体形态成矿预测铜-镍矿床甘肃金川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08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