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 %A 陈宣华 %J 地质学报 %P 157-171 %D 2011 %X 柴达木盆地东部是连接秦岭、祁连、昆仑三大造山带的关键构造部位,发育了以晚二叠世-中三叠世(P-T)花岗岩类为主的古特提斯域深成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柴东基底P-T花岗岩类形成于大洋环境,主要为I型花岗岩类。该期花岗岩类可分为两个时间演化系列,早期为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闪长岩系列,晚期为碱性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均具有与经典的鲍文反应系列相反(即反鲍文系列)的演化趋势,反映了深成岩浆的动态混合作用模式。Nd-Sr-Pb-O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柴东基底P-T花岗岩类具有年轻地壳的特征,其来源主要与富集地幔EMII源区有关,具明显的造山带与上地壳Pb同位素特征。柴东基底与西秦岭及扬子块体中生代花岗岩类的Pb同位素组成具有相似性,说明了柴达木盆地基底与扬子地块具有亲缘性。研究表明,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以及幔源镁铁质岩浆与壳源长英质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可能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地壳生长的重要方式。 %K 化学地球动力学深成岩浆活动二叠纪-三叠纪柴达木盆地东部秦-祁-昆接合带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13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