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958年4月19日海南島日环食时臭氧层的变化 %A H.H.巴里斯基 %A 胡仁超 %A Б.Д.弗門科 %A Л.М.金治利斯 %J 地球物理学报 %P 1-16 %D 1961 %X 一、引言由研究日食时臭氧层的变化可以获得引起臭氧层生成及破坏的各种过程进行速度的資料.但在黄昏时研究这些过程則不甚适合.遺憾的是过去使用光譜学方法研究日食时臭氧层情况的工作并不多.如在1936年6月19日日食时,J.Kawabata在R.Sekiguti領导下曾用石英光譜仪得到了在第二次接触(食既)时臭氧的明显增加,可是很明显,有云的天气使他們不能够研究进一步的变化.B.斯文生(Svensson)在1954年6月30日日食时借助道勃生(Dobson)光譜光度計亦得到了在3100及3300埃两波长处光強比的改变,这与一般在食甚时臭氧层增加的理論相符. %K 臭氧层 %K 日食 %K 日环食 %K 海南岛 %K 观测 %K 波长 %K 太阳光谱 %K 光谱方法 %K 地球物理学 %K 光谱仪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56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