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分层扰动位能理论及其应用——以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化为例 %A 汪雷 %A 李建平 %A 丁瑞强 %J 地球物理学报 %P 392-408 %D 2013 %R 10.6038/cjg20130204 %X 在扰动位能(PPE)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高度上局地环流能量转换问题,本文提出了分层扰动位能(LPPE)的概念.研究表明850hPa的分层扰动位能一阶矩(LPPE1)在热带地区为正,高纬度地区为负,200hPa高度LPPE1在北美高纬度地区出现正值分布,100hPa及以上LPPE1热带地区为负,高纬度为正.LPPE1冬季半球的分布与年平均相似,北半球夏季大陆上出现正的极大值.在局地,LPPE1在数值上远远大于分层扰动位能二阶矩(LPPE2)及更高阶矩,因此,LPPE的分布与LPPE1的分布相似.南海季风区低层动能的季节变化与LPPE呈现反向变化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南海夏季风(SCSSM)与春季的LPPE1偶极型分布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年际(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SCSSM强度的一个预报因子.春季赤道印度洋、西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负(正)异常对应春季、夏季LPPE1的南负北正(南正北负)偶极型分布,夏季(JJAS)LPPE1的偶极型分布与南海季风区动能的一致增大(减小)是两者耦合模态的主导模态,夏季南海季风区的西风增强(减弱),SCSSM增强(减弱),这是能量异常影响SCSSM的一个可能的机制. %K 分层扰动位能 %K 南海夏季风 %K 有效能量 %K 动能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92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