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壳结构 %A 何静 %A 吴庆举 %A 高孟潭 %A 张瑞青 %A 余大新 %A M. %A Ulziibat %A S. %A Demberel %J 地球物理学报 %P 2386-2394 %D 2014 %R 10.6038/cjg20140732 %X 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蒙古科学院天文与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在蒙古中南部区域布设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这为开展远东地区深部结构的精细探测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基础.利用台阵记录的远震地震事件,采用P波接收函数的H-κ叠加分析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获得了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及平均波速比.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厚度介于39km至45km之间.整体上Moho面埋深从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变浅.在蒙古主线性构造两侧地壳厚度呈现区域性变化特征,东南部地区地壳厚度较薄,约为39km,而西北部地区地壳较厚,达45km,为此推测蒙古主构造线可能是地壳的一个陡变带.此外,研究地区地壳的平均波速比值(VP/VS)在1.70到1.79之间,均值为1.75,低于全球大陆的平均值1.78,这可能暗示着该区其地壳是缺少铁镁质的.研究还发现测线的西北与东南地区其地壳波速比值较高,推测是古生代铁镁质地壳的残留或是新生代岩浆底侵的反映. %K 接收函数 %K 蒙古中南部地区 %K H-κ叠加 %K CCP叠加 %K 地壳厚度 %K 波速比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105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