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双地震带的影响因素探讨 %A 张克亮 %A 魏东平 %J 地球物理学报 %P 2838-2850 %D 2011 %R 10.3969/j.issn.0001-5733.2011.11.014 %X 讨论了全球39个俯冲带内的双地震带层间距、应力类型与俯冲参数的相互关系,这些俯冲参数包括动力学参数(板块年龄、热参数、板片拉力)、运动学参数(俯冲板块速度、上覆板块运动速度、海沟迁移速度、弧后形变特征)、几何形态参数(浅俯冲角、深俯冲角、俯冲深度、长度)及上覆板块性质等.结果表明:(1)I型双地震带易形成于年龄较古老(>60Ma)的俯冲板块,其层间距主要与动力学参数有关;(2)II型双地震带出现在较年轻(<60Ma)的板块,其层间距及应力状态更容易受局部应力场的影响;(3)当热参数大于5000km时仅能形成I型双地震带,而当热参数小于5000km时,两类双地震带都能形成;(4)上覆板块的性质似乎决定着双地震带层间距的上下限,其中大陆型上覆板块所对应的双地震带层间距小于20km;而海洋型对应DSZ层间距则大于15km.限于现有的观测条件,本文基于有限样本的统计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K 俯冲带 %K 双地震带 %K 板块年龄 %K 层间距 %K 俯冲参数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82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