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其对矿产能源形成的控制作用 %A 田有 %A 刘财 %A 冯晅 %J 地球物理学报 %P 407-414 %D 2011 %R 10.3969/j.issn.0001-5733.2011.02.017 %X 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洋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合部位,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利用东北及华北地区部分台网所接收的近震及远震走时资料获得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成像分辨率在80km左右.成像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具有较强的横向不均匀性.P波速度异常走向大体呈北东向,与该区地表构造走向一致.5km深度的速度异常与地表起伏形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阴山、燕山与大兴安岭造山带表现为高速异常;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表现为低速异常,渤海湾低速异常一直延伸至>200km深度.东北地区呈现两个明显的低速异常条带,分别是沿着长白山一线与松辽盆地地区,其中长白山低速异常延伸至400km深度附近.地幔转换带(410~660km)表现为显著高速异常体,这与西向俯冲的高速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转换带中的滞留相对应.较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成像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如岩浆活动、岩石圈演化、深震与火山活动等)与东北亚地区大地幔楔内软流圈上涌与西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转换带中的滞留密切相关.东北地区的岩浆活动在矿产与油气资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提供物源和深层控制作用. %K 中国东北地区 %K 地震层析成像 %K 地壳与上地幔 %K P波速度 %K 岩浆活动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77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