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20°E赤道电离异常区电子浓度总含量分析与预测 %A 徐振中 %A 王伟民 %A 王博 %A 杨升高 %J 地球物理学报 %P 2185-2192 %D 2012 %R 10.6038/j.issn.0001-5733.2012.07.005 %X 基于国际全球定位服务中心(InternationalGPSService,IGS)提供的120°E上空1999-2009年IONEX格式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资料,分析赤道电离异常驼峰区TEC峰值Inc和Isc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与太阳、地磁活动的相关性.在11年时间尺度上,Inc和Isc与太阳辐射P指数的日均值有较好的相关性(r=0.90和r=0.84),而与地磁活动指数Dst、Kp和Ap日均值的相关性均不好.驼峰区TEC峰值Inc和Isc都是在北半球春、秋季出现极大值,而且冬季值大于夏季值,即Inc呈现"半年异常"和"冬季异常"现象,我们认为Inc和Isc相似的半年变化特征是与赤道上空电离层电急流相关的东向电场半年变化导致的.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了EIA指数的预报模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Inc和Isc的变化,对南北驼峰TEC峰值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96%和10.2%.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预测方法为赤道电离异常特征指数预报的实现提供一条有效方法途径和好的应用前景. %K 电离层赤道异常 %K 电子浓度总含量(TEC) %K 赤道电急流 %K 支持向量机(SVM)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87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