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芦山MS7.0级地震余震序列重新定位及构造意义 %A 陈晨 %A 胥颐 %J 地球物理学报 %P 4028-4036 %D 2013 %R 10.6038/cjg20131208 %X 利用四川省地震台网的震相数据和双差定位方法对芦山MS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根据余震分布确定了发震断层的位置和断层面的几何特征,并对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芦山MS7.0级地震的震中位于30.28°N、102.99°E,震源深度为16.33km.余震沿发震断层向主震两侧延伸,主要分布在长约32km、宽约15~20km、深度为5~24km的范围内.地震破裂带朝西南方向扩展范围较大,东北方向略小,余震震级随时间迅速衰减.震源深度剖面清晰地显示出发震断层的逆冲破裂特征,推测发震断层为大川—双石断裂东侧约10km的隐伏断层.该断层走向217°、倾向北西,倾角约45°,产状与大川—双石断裂相比略缓,它们同属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的叠瓦状逆冲断层系.受发震断裂影响,部分余震沿大川—双石断裂分布,西北方向的余震延伸至宝兴杂岩体的东南缘,与汶川地震的破裂带之间存在50km左右的地震空区,有可能成为未来发生强震的潜在危险区. %K 芦山地震 %K 地震定位 %K 龙门山断裂带 %K 地震构造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99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