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 %A 杜方 %A 龙锋 %A 阮祥 %A 易桂喜 %A 宫悦 %A 赵敏 %A 张致伟 %A 乔慧珍 %A 汪智 %A 吴江 %J 地球物理学报 %P 1772-1783 %D 2013 %R 10.6038/cjg20130535 %X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7.0级地震.根据四川省台网资料和收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分析了芦山地震的基本参数、余震分布、序列衰减等特征.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其震源力学机制显示为纯逆冲性质,与龙门山断裂构造特征相符合;芦山地震的余震较丰富,震后15天震区已发生7800多次余震,其中,5级以上余震4次,最大余震是4月21日17时5分芦山、邛崃交界M5.4级地震;余震分布形成的图形显示其长轴走向与龙门山断裂构造走向一致,余震分布显示密集区长轴约40km,短轴约20km.与汶川M8.0级地震在震源力学机制、破裂过程、余震空间展布以及地表破裂等对比分析后表明: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震源错动类型、破裂过程、地表破裂以及余震活动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相距90km,两次地震的余震密集区相距50km;汶川8.0级地震造成龙门山断裂中北段较充分破裂,芦山7.0级地震则展布于龙门山断裂南段且破裂尺度有限;两者有发震构造上的联系,但两次地震是相对独立的地震事件. %K 芦山7.0级地震 %K 龙门山断裂带 %K 汶川8.0级地震 %K 震源力学机制 %U http://manu39.magtech.com.cn/Geophy/CN/abstract/abstract94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