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余甘果采后黑疔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A 郑毅 %A 姜少娟 %A 邓建梅 %J 河南农业科学 %P 89-92 %D 2014 %X 为了寻找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果实采后黑疔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采集有典型黑疔病症状的余甘果,通过恒温恒湿储藏研究其发病规律,分别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孢子侵染法进行病原分离和致病性研究,并对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进行常规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余甘果储藏7d后发病开始增多,到13d发病率达到11.7%。从果实病健交界处分离获得4个菌株,其中菌株Pmy028回接感染率最高,15d达到93.3%,确定其为余甘果采后黑疔病的病原,经鉴定属于链格孢属菌株(Alternariasp.)。 %K 余甘子 %K 采后病害 %K 病原 %K 鉴定 %K ITS %K 链格孢 %U http://www.hnnykx.org.cn/CN/abstract/abstract2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