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棉花新品种锦科杂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A 孙长法 %A 田土星 %A 陈荣江 %A 陈伟 %J 河南农业科学 %P 66-69 %D 2012 %X 为研究棉花新品种锦科杂1号的产量潜力及其构成因素,确定其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利用锦科杂1号2006、2007年连续2a全国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品种区试(C组)及2008年参加全国杂交春棉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其栽培密度、产量及产量因素性状进行了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密度(0.8060)>单铃质量(0.6407)>株铃(0.6403)>衣分(0.3104);基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方程模拟,导出不同皮棉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的指标值,结果显示,皮棉产量从1300kg/hm2增至2000kg/hm2,每增产皮棉100kg/hm2,需增加密度429株/hm2、株铃0.25个、单铃质量0.16g、衣分0.45%。其高产栽培应在本试验平均密度(45000株/hm2左右)的基础上,以力争株铃16~18个、稳定单铃质量(6.2~6.5g)、确保衣分(43%~45%)为主攻方向。 %K 棉花')"href="#">棉花 %K 锦科杂1号 %K 产量因素 %K 高产主攻方向 %K 产量结构 %U http://www.hnnykx.org.cn/CN/abstract/abstract13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