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夏大豆瘪荚率的遗传分析 %A 郭建秋 %A 张向召 %A 马雯 %A 雷全奎 %A 杨小兰 %A 李月霞 %J 河南农业科学 %P 50-53 %D 2012 %X 大豆荚而不实在黄淮区大豆生产中频繁发生,为探讨不同大豆品种荚而不实的遗传差异,以瘪荚率为指标,对豫豆25号×中黄24、冀黄13×中黄13和冀黄13×开豆16等3个杂交组合P1、P2、F1、F2等4个世代瘪荚率进行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5个亲本的瘪荚率存在显著差异(6.26%~90.96%)。3个组合瘪荚率的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且均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但主基因的遗传率均较低,分别为13.40%、29.17%和32.42%。说明大豆荚而不实现象的瘪荚率是典型的数量性状,育种上应以聚合回交及轮回选择等方法聚合有利基因。 %K 大豆 %K 荚而不实 %K 瘪荚率 %K 遗传分析 %U http://www.hnnykx.org.cn/CN/abstract/abstract10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