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11年辽宁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A 姜?珊 %A 陈燕珍 %A 刘希刚 %A 曹戈然 %J 海洋通报 %P 421-426 %D 2012 %R 10.11840/j.issn.1001-6392.2012.4.010 %X 研究了辽宁东港鸭绿江口海域赤潮监控区6个测站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2011年5?~10月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9.80×104~3.66×108?个/m3,浮游植物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季5月,最低值出现在夏季8月。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33属70种,其中硅藻27属57种,甲藻4属11种,黄藻1属1种,金藻1属1种。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affinis)和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均为赤潮生物种。春季5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低,但优势度指数较高,优势种是尖刺拟菱形藻,成为形成赤潮的潜在生物要素。 %K 东港赤潮监控区 %K 浮游植物 %K 群落 %U http://hytb.nmdis.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4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