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烟台市龙口港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A 冷宇 %A 李继业 %A 刘一霆 %A 赵升 %A 刘旭东 %J 海洋通报 %P 454-459 %D 2012 %R 10.11840/j.issn.1001-6392.2012.4.015 %X 于2007年03月22日至2008年03月2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港附近海域,进行了为期1年的挂板试验,本次调查共记录该海域污损生物32种,优势种为内枝多管藻(Polysiphonia?morrowii)、软丝藻(Ulothrix?flacca.)、肠浒苔(Entermorpha?intestinalis)、中胚花筒螅(Tubularia?mesembryanthemum)等。该海域全年均有污损生物附着,月板平均生物量为525.18?g/㎡,5-11月的生物附着量较高,最高值出现在7月;季板平均生物量为1569.39g/㎡,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变化明显,其中秋季板生物量最高,龙口海域污损生物的附着种类受季节性水温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藻类开始附着的温度低于动物。4个季度污损生物的种群多样性指数(H′)春季最高,均匀度指数(J)和种群丰富度指数(M)则夏季最高。统计分析表明,龙口港海域污损生物群落可大致划分为4个组群,秋季附着的污损生物代表了试验海域的主要特征,同时揭示出污损生物附着季节、演替时间长短等是影响群落种类组成的重要因素。 %K 生态学 %K 龙口港 %K 污损生物 %U http://hytb.nmdis.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41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