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福建省漳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滴滴涕的残留特征 %A 罗冬莲 %A 叶玫 %A 邓武剑 %A 余颖 %A 姜琳琳 %J 海洋通报 %P 74-79 %D 2012 %R 10.11840/j.issn.1001-6392.2012.1.013 %X 采用GC-ECD方法分析了漳江口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DDTs的残留量平均为16.4ng.g-1,其4种异构体p,p’-DDE,p,p’-DDD,o,p’-DDT,p,p’-DDT的平均残留量分别是4.12ng.g-1,9.54ng.g-1,0.529ng.g-1和2.26ng.g-1。DDTs沿漳江呈波浪型分布,至佳洲岛分流前DDTs的残留比较高。组成特征显示DDTs主要为环境中的早期残留,且多为厌氧性生物降解,而在Z9站(江心岛后)近期可能有新的DDTs输入。与其它地区相比,漳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DDTs残留属于中等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86.7%的样品DDTs含量超过风险评估低值(ERL),13.3%样品的含量超过风险评估中值(ERM),说明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对生态环境已造成一定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K 滴滴涕 %K 残留量 %K 漳江口 %U http://hytb.nmdis.gov.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1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