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平湖油气田油气成藏新模式 %A 王伟 %A 张丽艳 %A 李响 %J 海相油气地质 %P 51-55 %D 2011 %X 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沉积背景、盖层特性以及油气生成和运聚条件等的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新建立了平湖油气田的成藏模式。平湖油气田含上部渐新统花港组和下部始新统平湖组两套储层,呈上油下气的油气分布特征。古新世—始新世的断块阶段在区域上初步形成了大断裂控制下的断背斜构造,在平湖组形成圈闭。中新世中期(平湖组沉积后期)发生玉泉运动,花港组开始沉积,同时平湖组内的油源岩大量排烃注入平湖组内部砂体,发生第一期液态烃充注。伴随着花港组的沉积和区域构造运动,平湖组砂体中的液态烃发生部分二次运移,向上运移至花港组储层中。中新世末—现今,平湖组之下的气源岩生气,发生第二期气态烃充注。平湖组被气态烃充注,原先残留的液态烃进一步向上运移,逐渐形成以气藏为主的成藏特征;向上运移的液态烃被进一步注入花港组储层,而向上运移的气态烃则因花港组顶部盖层的缺陷而大量散失,形成花港组以油藏为主的成藏特征。在平湖组下部的深部地层存在异常地层压力段,其泥岩的突破压力相对减小,显示盖层质量变差,不利于气的保存,但可以保存油藏。未受断裂运动影响、砂体规模较大的异常高压地层是形成深部油藏的有利部位。 %K 油气成藏 %K 成藏模式 %K 构造演化 %K 盖层 %K 新生代 %K 平湖油气田 %U http://hxyqdz.cnmanu.cn/Web/ViewAbstract.aspx?GaoHao=20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