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东海浮游翼足类(Pteropods)数量分布的研究 %A 徐兆礼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P 148-154 %D 2005 %X 根据1997~2000年东海海域23°30'~33°00'N,118°30'~128°00'E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翼足类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东海翼足类总丰度和出现频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为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总丰度在各个季节基本上呈东海南部高于北部、外海高于近海的分布趋势;春季的尖笔帽螺(Creseisacicula)、夏季的锥笔帽螺(Creseisvirgula)、秋季的蝴蝶螺(Desmopteruspapilio)和冬季的马蹄螔螺(Limacinatrochiformis)是导致总丰度季节变化的最主要的种类;冬、春和夏3个季节丰度变化及4季总丰度的变化同表层或10m层水温有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底层温度及盐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夏季翼足类高丰度区位于台湾暖流与黑潮暖流的分支处;从夏季到秋季,翼足类随着台湾暖流向北扩展,并在与长江冲淡水,闽浙沿岸水团,黄海水团等交汇处形成高丰度(大于500×10-2个/m3)和较高丰度(250×10-2~500×10-2个/m3)分布区.水温和海流是影响东海翼足类总丰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K 东海 %K 浮游动物 %K 浮游翼足类 %K 数量分布 %K 回归贡献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4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