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磨刀门河口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演变模拟与动力地貌过程分析 %A 刘斌 %A 吕海滨 %A 吴超羽 %A 包芸 %A 任杰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P 75-80 %D 2014 %X 使用长周期动力地貌模型(long-termmorphodynamicmodel),再现了磨刀门河口1964-1977年的演变过程,并从水动力、地形演变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等角度系统分析了长周期地貌演变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在1964-1977年磨刀门河口鹤州至交杯沙浅滩和上沟快速淤积,13a的平均淤积厚度均在40cm以上,与之相反,横洲水道杧州至大井角段和上沟东部深槽冲刷明显。磨刀门河口演变季节性特征明显。在洪季浅滩淤积,深槽冲刷;在枯季滩槽都处于淤积状态。演变过程中各种基岩岛屿使动力结构和演变规律呈现多元化,同时人类活动对整个区域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K 磨刀门河口 %K 长周期模型 %K 地形演变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2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