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群发的研究Ⅱ.影响机制研究 %A 高建芸 %A 吕心艳 %A 张秀芝 %A 江志红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P 28-37 %D 2011 %X 应用1979-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和OLR,NCEP/DOEAMIP-Ⅱ再分析逐日资料,探讨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TC(简称MTTC)群发的可能机理,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5~10月季风槽强度及形态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强弱、副高的位置以及南半球澳洲冬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不同区域季风槽强度增强都可能导致MTTC群发。(2)MTTC群发与季风槽强度的低频振荡密切相关,当季风槽强度30~60d振荡处于活跃期,准双周10~20d的振荡也处于活跃期时,有利于MTTC的群发。(3)副高的位置、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以及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的低频振荡的位相配置将影响季风槽强度和形态,进而影响MTTC群发。副高东退或位置偏北,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或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增强或同时增强,季风槽偏北或东伸,皆有利于MTTC群发;副高偏西偏南,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增强或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增强,季风槽偏南,该类型MTTC群发比例较低,群发次数偏少。(4)典型个例分析表明,由于季风槽强度和形态的差异造成MTTC主要生成区对流条件以及水汽条件的差异,致使MTTC群发的年际差异。 %K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 %K 热带气旋 %K 群发 %K 影响机制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30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