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鸭绿江河口西岸潮滩沉积物有机质对流域变化的响应 %A 刘志帅 %A 李军 %A 汪小勇 %A 白凤龙 %A 石勇 %A 高建华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D 2015 %R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1.012 %X 河流颗粒有机质提供了陆地碳循环的重要信息以及人类活动的记录,通过河口地区沉积物有机质组成,可反映流域变化及海陆间相互作用。2010-2011年分两次于鸭绿江河口西岸潮滩采集柱样4根及表层样23个。对样品进行有机质碳氮总量(TOC、TN)、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及沉积物粒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由河口向西,有机质受改造程度加深且来源逐渐复杂化,致TOC/TN与δ13C的相关性逐渐降低,δ15N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也随之降低。文中以δ13C为主线探讨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及运移,TOC/TN作为辅助,δ15N则用于指示生化条件的改变。柱样的δ13C分布与河流入海输沙密切相关,水库对入海泥沙的拦截,致河口潮滩沉积速率减缓,从而增加了沉积物中海源有机质的含量,δ13C随之增加。潮滩西侧柱样的δ15N增加指示了生活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此外,表层样δ13C分布的方向性,指示了西水道门口处的快速堆积及潮下带物质的向岸运移,并在西岸潮滩向岸一侧富集 %K 潮滩有机质 流域变化 δ13C δ15N TOC/TN 鸭绿江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1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