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北太平洋波候与大气涛动的联系 %A 李靖 %A 周林 %A 马卫民 %A 史剑 %A 张涵斌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P 59-66 %D 2013 %R 10.3969/j.issn.0253-4193.2013.05.006 %X 利用ECMWF1958-2001年44a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西北太平洋海域(0°~45°N,99°~160°E)月平均有效波高(SWH)、平均周期(T)与北太平洋模态指数(NPI)、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多变量ENSO指数(MEI)等大气涛动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重点探讨了NPI对北半球西太平洋波候(SWH和T)的影响。结果表明:NPI、PDO和MEI均与SWH和T有显著的相关性;NPI与SWH和T呈现正相关性,NPI超前SWH和T半年左右正相关最强,最强的相关海域位于日本和菲律宾以东洋面;NPI还存在3~5a、8~9a和13~15a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变化;NPI高指数且PDO负位相或MEI负位相均使得SWH和T增大;MEI冷位相且叠加PDO负位相时也利于SWH和T增大。NPI影响西北太平洋波候的可能机制是:NPI处于低(高)指数时,阿留申低压加深(减弱)且位置偏东(西),北太平洋西风带海面风速急流出现(消失),太平洋副热带东北信风大值区东移(西移),西北太平洋海域信风减弱(加强),西北太平洋海域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随之减小(增大)。中、东太平洋西向传播的涌浪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波侯有重要影响。 %K 西北太平洋 %K 波候 %K 大气涛动 %K 北太平洋模态指数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50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