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夏季南黄海浮游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 王晓 %A 王宗灵 %A 蒲新明 %A 刘萍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P 147-155 %D 2013 %R 10.3969/j.issn.0253-4193.2013.05.016 %X 基于2006年7-8月在南黄海西部(32°~37°N,124°E以西)进行的13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大面调查,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生态环境指示种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较以往多,中华哲水蚤对浮游动物丰度贡献最高,超过50%,生物量也明显高于以往,本研究胶质性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非胶质性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差别不大,中华哲水蚤存在2个丰度高值区,一个位于叶绿素a浓度较低的黄海冷水团内,一个位于海区南部;强壮滨箭虫出现频率最高,高丰度区与中华哲水蚤不同,主要位于山东半岛南岸至海州湾外侧;细足法鲹主要分布在34°N以北的冷水团范围内,在盐度低于31的海区几乎绝迹;太平洋磷虾主要分布在33°~35°N的深水区。暖水种精致真刺水蚤和肥胖软箭虫在海区南部较多,与北向的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有关,其分布北限受到南向的苏北沿岸流和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这两种浮游动物在南黄海的分布可以反映上述海流的相互作用。 %K 夏季 %K 南黄海 %K 浮游动物 %K 影响因素 %K 指示种 %K 水文现象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5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