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冲绳海槽北部CSH1孔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A 葛淑兰 %A 石学法 %A 吴永华 %A 李德贵 %A 熊应乾 %A SAITO %A Yoshi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P 56-64 %D 2005 %X 以2~4cm为间隔,对冲绳海槽北部的CSH1孔岩心(17.36m)进行了岩石磁学研究.根据岩心上部的两个特征火山灰层和浮游有孔虫组合分析建立了钻孔的时间框架,沉积物底部年龄可能为50ka.除了在三个火山灰层和近表层向下的快速降低外,整个钻孔磁学参数的变化甚小,未能反映出50ka来的气候变化.与大多数沉积物不同,该钻孔大多数层位的S值(S=-IRM-0.3T/SIRM,它代表了低矫顽力磁性矿物的含量)小于0.9,指示钻孔沉积物中存在相当比例的高矫顽力磁性矿物.代表性沉积物样品的磁化率-温度(K-T)曲线除了存在580℃磁铁矿的居里温度之外,还显示200~350℃的居里温度,指示样品中存在铁硫化物(胶黄铁矿-磁黄铁矿).这与加热过程中有刺鼻的臭味、加热后的沉积物变黑对铁硫化物的指示相吻合.自生成因的铁硫化物的存在以及表层磁性参数的快速降低,都明确表明沉积物遭受了早期成岩作用.除了三个火山灰层以外钻孔的其他层位无特征磁学变化,表明沉积物后来受到的改造作用强烈,磁学参数所蕴含的原始气候信号被破坏.在这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中消耗了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水溶液中的硫酸盐,造成了沉积物中铁、锰元素的重新溶解和沉淀等. %K 冲绳海槽北部 %K CSH1孔 %K 岩石磁学特征 %K 火山灰层 %K 早期成岩作用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6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