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重金属排海通量及海洋环境容量估算 %A 王长友 %A 王修林 %A 李克强 %A 梁生康 %A 苏荣国 %A 杨胜朋 %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P 62-76 %D 2010 %X 汇总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排海通量年变化规律及主要来源,应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估算了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海洋环境容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排海总量整体上呈不对称的倒"U"形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值,当前排海总量仍高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河流为主的陆源排放,其中88.0%左右来源于河流排放,7.5%左右来源于排污口,只有4.5%左右来源于大气沉降。长江流域排海通量占东海陆扰海域排海总量的比例最大,平均为92.4%左右,钱塘江流域平均只有3.9%左右,闽江流域平均只有3.7%左右。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分别约为17.0,4.7,113.1,0.71kt/a。当前铅、锌、镉污染物排海总量没有超过东海陆扰海域海洋环境容量,但铜的排海总量超过其海洋环境容量大约8%。 %K 排海通量 %K 海洋环境容量 %K 重金属 %K 东海 %U http://www.hyxb.org.cn/ao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4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