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 %A 杜时忠 %A 程红艳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P 20-27 %D 2007 %X 大量"无德而富"现象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道德不能给人带来财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传统道德资源的回答主要受了儒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前者强调天赋良知,后者强调因果报应.然而,传统道德资源被瓦解,天命良知、因果报应失去制约力量;新的道德资源尚未形成,人们找不到讲道德的理由,道德信仰危机不可避免.在存在道德危机的社会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是,应不应该培养有道德的人.本文强调学校德育不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而应审视社会正义,提倡主体精神.依据"自愿选择,理性判断"的原则,造就自制、理性和负责的个人. %K 良知 %K 选择 %K 理性 %K 社会批判 %U http://xbjk.ec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83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