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 %A 赵久然 %A 郭景伦 %A 郭强 %A 尉德铭 %A 孔艳芳 %J 华北农学报 %P 32-37 %D 1999 %R 10.3321/j.issn:1000-7091.1999.01.007 %X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目前25个主要玉米自交系进行亲缘关系类群划分。本项研究建立了从玉米种子、幼芽以及叶片组织中提取微量DNA的方法。从RAPD引物试验盒A至O共计300个引物中,筛选出对玉米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的引物40个,其中具有特别明显多态性的引物10个。它们是F3、O20、A19、M2、M6、N11、N12、N19、C7和G14等。依据10个引物扩增谱带建立0,1型数据,计算25个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自交系共可划分为5个类群。Ⅰ类为四平头血缘系统:包括黄早四、吉853、黄野四、四自四、196、81515、404、H21等共8个;Ⅱ类为瑞德黄马齿血缘系统:包括478、488、3189、7922、8112、B尖8、5005等共7个自交系:Ⅲ类为兰卡斯特血缘系统:包括Mo17、早49、多22等共3个;Ⅳ类为旅大红骨血缘系统:只有E28一个自交系;Ⅴ类共有P78、9502、178、P138、007、P17等6个自交系。这一类群都是由杂交种P78599后代选系而来,与美国另外两个类群瑞德黄马齿系统和兰卡斯特系统关系较远,它们之间选配的杂交组合大多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这一类群的自交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结果表明:用RAPD分子标记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与系谱法相吻合。通过不同自交系之间杂交,其产量杂交优势的表现,也验证了应用RAPD标记划分的5个不同亲缘关系类群的正确性。 %K RAPD %K 玉米 %K 类群划分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39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