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及再生苗早期倍性鉴定 %A 米哲 %A 李云昌 %A 梅德圣 %A 李英德 %A 徐育松 %A 陈玉峰 %A 胡琼 %J 华北农学报 %P 97-102 %D 2011 %R 10.7668/hbnxb.2011.05.020 %X 对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油菜育种材料进行小孢子产胚率鉴定,并以11种不同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为供体材料,在武汉田间,分别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分离培养小孢子,研究基因型、生态条件、开花时间对小孢子产胚率的影响及秋水仙碱处理的加倍效果,通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孢子再生苗的DNA含量鉴定其倍性,并种植验证。结果表明:相同基因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及不同基因型间产胚率差异很大,西宁春播种植产胚率显著高于武汉秋播种植;大田条件下,初花期分离的小孢子产胚率显著高于盛花期。不同基因型油菜小孢子再生苗的自然加倍率也有差异,变异幅度为8.62%~20.88%。用5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可以显著增加二倍体再生苗数量,加倍率最高可提高3倍以上,达到60%~77.59%。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孢子再生苗的DNA含量鉴定再生植株的倍性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可以作为小孢子再生植株早期倍性鉴定的有效手段。 %K 油菜 %K 小孢子培养 %K DNA含量 %K 倍性鉴定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31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