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淋雨模式对苜蓿霉菌生长规律及其品质的影响 %A 李改英 %A 杨艳玲 %A 傅彤 %A 廉红霞 %A 高腾云 %J 华北农学报 %P 184-188 %D 2011 %R 10.7668/hbnxb.2011.04.032 %X 为了探索淋雨后苜蓿品质的变化情况,选取晾晒至半干的苜蓿,采用模拟现场淋雨的方式,研究不同淋雨模式对苜蓿霉菌的生长规律以及其品质的影响,分别设对照组、试验1组(淋雨1次)、试验2组(连续淋雨2次)、试验3组(间隔淋雨3次)、试验4组(连续淋雨4次)。结果表明:淋雨后霉菌以2次曲线形式繁殖,连续淋雨2次和间隔淋雨3次检测到了大量的霉菌繁殖,并且收割后的4~6d是霉菌生长的高峰期,淋雨1次和连续淋雨4次霉菌数量相对较少;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无论淋雨次数多少,均造成苜蓿粗脂肪、可溶性糖分含量的下降,其中淋雨1次和连续淋雨2次下降缓慢,间隔淋雨3次和连续淋雨4次下降严重,且其含量均从第6天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则呈升高趋势,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淋雨后,蛋氨酸和亮氨酸有升高趋势,谷氨酸、甘氨酸变化有波动,总氨基酸和其他13种氨基酸在淋雨1次和2次时变化较小,淋雨增加至3次、4次后均呈下降趋势(P<0.05)。 %K 紫花苜蓿 %K 淋雨模式 %K 霉菌 %K 品质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29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