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A 张传辉 %A 杨四军 %A 顾克军 %A 顾东祥 %A 石祖梁 %A 张斯梅 %A 常志州 %J 华北农学报 %P 214-219 %D 2013 %R 10.7668/hbnxb.2013.06.037 %X 为给小麦高产栽培和秸秆科学还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麦草单季还田(WS)、稻草单季还田(RS)以及稻麦秸秆双季还田(WR)对小麦群体碳氮转运、产量构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植株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对小麦籽粒氮素贡献率达到80%以上。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茎鞘花前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对籽粒淀粉产量的贡献率(PSGS)下降,叶片的PSGS提高,小麦地上部营养器官PSGS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秸秆还田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有显著影响,有效穗数下降,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从而弥补了有效穗数下降对产量的损失,使得最终的实际产量并未呈现出显著下降。成熟期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提高,而淀粉含量降低,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支链淀粉含量显著下降是导致总淀粉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K 小麦 %K 秸秆还田 %K 碳氮转运 %K 产量形成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71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