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IFS1基因表达分析 %A 练云 %A 李海朝 %A 王树峰 %A 武永康 %A 李金英 %A 雷晨芳 %A 卢为国 %J 华北农学报 %P 25-29 %D 2013 %R 10.3969/j.issn.1000-7091.2013.03.005 %X 在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synthase,IFS)基因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分析了IFS1基因(IFS基因的同源基因之一)在大豆中的表达特点。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FS1基因在根、茎、叶、花、籽粒、豆荚和胚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较嫩的组织(萌发7d的豆苗根、茎、叶)中表达量较高,在较老的组织(生长70d的豆苗根、茎、叶)中表达量较低,在开花后25,45d的籽粒和豆荚及花中表达量也较低,而在成熟胚中IFS1基因表达量较高,推测该基因在胚形成早期就已经完成了大豆异黄酮的积聚过程。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表达分析表明,IFS1基因不同程度地受IAA、ABA、PEG、NaCl、低温和创伤胁迫诱导表达,表明该基因参与了大豆的逆境应答。 %K 大豆 %K 异黄酮 %K 异黄酮合酶 %K 基因表达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15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