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群体配置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A 王同朝 %A 齐爽 %A 关小康 %A 李小艳 %A 李仟 %A 姜玉梅 %A 卫丽 %J 华北农学报 %P 169-174 %D 2013 %R 10.3969/j.issn.1000-7091.2013.02.030 %X 为给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种植密度和行距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分测坑池栽试验,设置等行距条播(W1,行距20cm)和宽幅种植(W2,幅宽10cm、行距30cm)2种种植方式和105万(P1),150万(P2),210万(P3),270万(P4)株/hm24种种植密度,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土壤水分较为充足、中后期较为干旱年型下,研究了不同群体配置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1、P2、P3、P4密度下,等行距种植(W1)小麦产量分别比宽幅种植(W2)高14.39%,12.54%,6.28%,14.37%|等行距种植在密度P4条件下产量最高(8270.77kg/hm2),宽幅种植在密度P3条件下产量最高(7392.43kg/hm2)。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冬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冬小麦拔节-开花平均耗水强度分别为开花-成熟和播种-拔节的3.6,2.7倍。在相同密度下,等行距条播(W1)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宽幅种植(W2)。因此,在等行距条播和种植密度270万株/hm2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适中,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群体配置组合。 %K 冬小麦 %K 群体配置方式 %K 水分利用效率 %K 产量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1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