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稻叶片气孔性状QTL的初步定位 %A 郭志富 %A 李晓林 %A 赵明辉 %A 马殿荣 %A 马慧 %A 徐海 %A 徐正进 %J 华北农学报 %P 1-5 %D 2014 %R 10.7668/hbnxb.2014.03.001 %X 利用气孔性状差异明显的粳稻和籼稻品种构建的Sasanishiki/Habataki//Sasanishiki///Sasanishiki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已有遗传连锁图谱选定236个RFLP分子标记,对水稻齐穗剑叶气孔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气孔性状相关的QTL,包括3个控制气孔密度的QTL(qSD2、qSD4和qSD12),分布在第2、4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3.11%,11.76%,22.70%;1个控制气孔宽度的QTL(qSW3),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0.04%。气孔密度和气孔宽度的增效等位基因分别来源于粳稻和籼稻。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509**),气孔长度与气孔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302**)。4个QTL位点除了qSW3与前人研究的控制全氮含量的qTLN-3a重叠外,其他QTL均为未被检测到的位点,反映了气孔性状遗传机理的复杂性。为揭示水稻气孔性状的遗传机理以及籼粳稻气孔性状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K 水稻 %K 剑叶 %K 气孔性状 %K 数量性状位点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