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华南赤红壤地区4种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属性的影响 %A 周波 %A 高云华 %A 张池 %A 陈旭飞 %A 任宗玲 %A 李进 %A 戴军 %J 华北农学报 %P 315-319 %D 2012 %R 10.3969/j.issn.1000-7091.2012.z1.062 %X 以地处典型赤红壤区域的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范围,对4种不同耕作模式下12种土壤肥力属性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模式首先影响全量氮、磷、钾、碱解氮、电导率等,其次综合影响粘粒、有机质以及其他理化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田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全钾、有效磷和孔隙度,水旱轮作模式对pH值的影响最大,旱地模式主要造成了容重、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改变,菜地模式主要影响了电导率以及粘粒、全磷和碱解氮,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肥力属性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K 赤红壤 %K 耕作模式 %K 土壤肥力属性 %U http://www.hbnxb.net/CN/abstract/abstract76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