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京花神湖3种沉水植物表面附着微生物群落特征 %A 刘凯辉 %A 张松贺 %A 吕小央 %A 郭川 %A 韩冰 %A 周为民 %J 湖泊科学 %D 2015 %R 10.18307/2015.0113 %X 沉水植物表面附着微生物系统是水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对其了解仍不清楚.南京市花神湖是一个城市湖泊,沉水植物生长区域面积占湖面面积的40%左右.尽管花神湖的氮、磷营养盐水平很高,但最近未发生过藻类水华现象.本文以南京市花神湖中自然生长的优势种菹草(Potamogetoncrispus)、伊乐藻(Elodeanuttallii)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测了叶表面附着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测定了植物表面附着微生物的密度及附生藻类的种类、密度和优势种群,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水生植物之间附生藻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沉水植物表面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与物种和叶龄有关.3种沉水植物中,菹草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最为复杂,微生境最为丰富.底部老叶片上面附着较多的微生物且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植物表面附着微生物密度大小顺序为:菹草>金鱼藻>伊乐藻;植物表面附生藻类密度大小顺序为:菹草>金鱼藻>伊乐藻.总体来讲,沉水植物表面微生物总量大概比藻类数量高1~2个数量级.这为深入研究沉水植物及其表面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奠定了基础. %K 水生植物 %K 微生物群落 %K 附生藻类 %K 微生境 %K 花神湖 %K 菹草 %K 伊乐藻 %K 金鱼藻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1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