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太湖梅梁湾与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比较 %A 宋晓兰 %A 刘正文 %A 潘宏凯 %A 杨桂军 %A 陈宇炜 %J 湖泊科学 %D 2007 %R 10.18307/2007.0604 %X 富营养化和风浪是影响大型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本文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对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理化环境因子(水温、透明度值、悬浮质浓度和氮、磷营养盐浓度)和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逐月监测,通过对两个湖区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周年内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探讨富营养化程度以及风浪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为:(1)梅梁湾由于受风浪影响悬浮物含量较高,五里湖则富营养化水平更高.(2)周年内五里湖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6.85mg/L)高于梅梁湾的平均生物量(4.99mg/L),两个湖区都呈现夏秋高峰、冬季低谷的变化特征.梅梁湾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模式基本为:冬季硅藻(小环藻属Cyclotellaspp.)和隐藻(隐藻属Cryptomonasspp.)-春季绿藻(细丝藻属Planctonemasp.)-夏季绿藻(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种类)和蓝藻(微囊藻属Microcystisspp.和浮游蓝丝藻属Planktothrixspp.)-初秋蓝藻(微囊藻属)和硅藻(浮游直链硅藻Aulacoseiraspp.)-秋季隐藻(隐藻属).五里湖的季节演替模式没有梅梁湾明显,全年隐藻(隐藻属)都占优势,在此基础上,秋冬季硅藻(小环藻属和浮游直链硅藻属)占优势,裸藻(裸藻属Euglenaspp.)在冬春季占优势,绿藻(绿球藻目种类和团藻目衣藻属Chlamydomonasspp.)在整个春季和初夏的优势地位在夏季被蓝藻(微囊藻属和浮游蓝丝藻属)所取代.群落构成的差异是浮游植物对两个湖区不同风浪条件和富营养化水平的响应结果.(3)通过与PEG(PlanktonEcologyGroup)模式的比较,梅梁湾和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演替主要受水温、光照、营养盐(氮、磷)浓度和浮游动物牧食等因子的影响,因此,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K 浮游植物 %K 风浪作用 %K 富营养化 %K 梅粱湾 %K 五里湖 %K 太湖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0604&flag=1